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牡丹區(qū) > 正文
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4-16 09:16
在牡丹區(qū)大黃集鎮(zhèn),一群曾經外出打工的婦女,她們回到家鄉(xiāng)后,擺弄起機器、張羅起車隊、侍弄起果樹,硬是在家門口闖出了名堂。
4月12日,記者走進牡丹區(qū)大黃集鎮(zhèn)佳俊泡沫制品廠生產車間,36歲的楊祝平正在調試自動包裝生產線。 “當年在常州賣燈飾時我就尋思,老家這么多做木制品的,咋沒人做泡沫填充包裝箱?”楊祝平說,“結婚那會兒,我把70萬元嫁妝錢全砸進了廠房,創(chuàng)辦了全鎮(zhèn)首家泡沫包裝企業(yè)。當時全鎮(zhèn)沒有企業(yè)為木制產品做定制化包裝,而木制產品在網(wǎng)上銷售火爆,每天需要發(fā)件超千單?!睉{借敏銳的市場嗅覺,楊祝平率先引入自動化設備,4年實現(xiàn)投資回本。如今企業(yè)年產值突破200萬元大關,為當?shù)剞r村婦女提供了“家門口就業(yè)+技能培訓”的雙重機遇。
“老劉,下午三點前必須把河南運來的一車楊木送到老周家!”在周集村一處木材加工廠房外,56歲的朱曉麗當起了“總指揮”。周集村有著“江北刷柄第一村”的美譽,全村有530戶人家,其中300余戶從事刷柄加工,這個刷柄專業(yè)村每天要“吃”下2000立方米木材。
誰能想到,這位整天和木材打交道的木料商,20多年前還在北京工地上開塔吊。“有次回村看到家家戶戶做刷柄,可買木材還得跑到外省,這不是現(xiàn)成的買賣么?”朱曉麗說,她創(chuàng)新采用“集中采購+精準配送”的模式,讓大黃集鎮(zhèn)、莊寨鎮(zhèn)等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的500余家中小微企業(yè)(含個體商戶)再不為原料發(fā)愁。
“去年,我們運輸原木達36萬立方米,相當于1.5萬個標準集裝箱。”朱曉麗說,如今全村有139家注冊商戶,產品更是銷往了海外市場。
距離周集村4公里遠的耿寨村,46歲的張艷紅正在桃樹林中調試水肥一體化設備。作為耿寨村婦聯(lián)主席的她身兼數(shù)職:白天是種植能手,晚上則成了裝裱師傅?!敖疸y花去年價格不太理想,單價跌了一半。但是桃子價格挺好,18畝地除去成本,每畝能賺4萬元?!睆埰G紅說,閑不住的她自學了裝裱畫和十字繡技術,一年能創(chuàng)收3萬多元。
大黃集鎮(zhèn)宣傳委員杜貴霞介紹,目前全鎮(zhèn)已涌現(xiàn)26名女性創(chuàng)業(yè)帶頭人,創(chuàng)建新型經營主體6家,帶動200多人就業(yè)。其中2人當選村黨支部書記、9人進入村“兩委”班子,形成了“人才回歸——產業(yè)振興——治理提升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。
眼下,這些沾著木屑、帶著泥土的腳步,正踩出一條條通向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路子。用朱曉麗的話說:“咱農村婦女的手,既能顛炒勺,也能開叉車——關鍵得有個能施展的舞臺!”
記者 李若生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